鲍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美食闽菜概述4108道菜谱89 [复制链接]

1#
ios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807.html

闽菜是福建菜的简称,它是中国烹任主要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一席。闽菜由福州、闽南、闽西三路菜组成。福州莱路流行于闽东、闽中、闽北地区;闽南菜则广传于厦门、泉州、漳州、闽南金三角;闽西菜则盛行于闽西客家地区,极富乡土气息。闽莱的风味特色是:淡雅、鲜嫩、和醇、隽永。

闽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烹饪原料以海鲜和山珍为主。由于福建的地理形势倚山傍海,北部多山,南部面海。苍茫的山区,盛产菇、笋、银耳、莲子和石鳞、河鳗、甲鱼等山珍野味;漫长的浅海滩涂,鱼、虾、蚌、碍等海鲜佳品,常年不绝。平原丘陵地带则稻米、庶糖、蔬菜、水果誉满中外。山海赐给的神品,给闽莱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也造就了几代名厨和广大从事烹饪的劳动者,他们以擅长制作海鲜原料,并在蒸、氽、炒、煨、爆、炸、灴等方面独具特色。全国最佳厨师强木根、强曲曲”双强”兄弟,使闽菜的烹饪技艺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使古老朴实的传统闽菜,发挥了新的活力。

二、刀工巧妙,一切服从于味。闽菜注重刀功,有“片薄如纸、切丝如发、剞花加荔”之美称。而且一切刀功均围绕着“味”下功夫,使原料通过刀功的技法,更体现出原料的本味和质地。它反对华而不实,娇柔造作,提倡原料的自然美并达到滋味沁深融透,成型自然大方、火候表里如一的效果。“雀巢香螺片”就是典型的一菜,它通过刀功处理和恰当的火候使菜肴犹如盛开的牡丹花,让人赏心悦目又脆嫩可口。

三、汤菜考究,变化无穷。闽菜重视汤菜,与多烹制海鲜和传统食俗有关。闽厨长期以来把烹饪和确保原料质鲜、味纯、滋补联系起来,从长期积累的经验认为,最能保持原料本质和原味的当属汤菜,故汤菜多而考究。有的白如奶汁,甜润爽口;有的汤清如水,色鲜味美;有的金黄澄透,馥郁芳香;有的汤稠色酽,味厚香浓。“鸡汤永海蚌”就是有代表性的一菜,它的“鸡汤”不是单纯的“鸡”汤,而是经过精心制作的“三茸汤”,取料于母鸡、猪里脊、牛肉提炼而成,氽入闽产的海蚌后,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四、烹调细腻,特别注意调味。闽菜的烹调细腻表现在选料精细、泡发恰当、调味精确、制汤考究、火候适当等方面。特别注意调味则表现在力求保持原汁原味上。善用糖,甜去腥膻;巧用醋,酸嫩爽口,味清淡则可保持原味。因而有甜而不腻,酸而不峻淡而不薄的盛名。

89.蚝油牛肉串

主辅料:

牛肉克。

调配料:

香菜,鸡蛋1个,蚝油、料酒、干淀粉、葱姜汁、胡椒粉适量,花生油

克(约耗40克)。

1。牛肉切3X4厘米薄片,放入碗加至油、料酒、胡椒、干淀粉、蛋液、葱姜汁腌渍15分钟,用竹签串成肉串(每串3—4片),拍匀于淀粉。

2.锅置旺火上,入花生油烧六成热时投入肉串炸至金黄色起锅装盘,点缀香菜即可。

肉嫩鲜香,独特风味。

90.爆炒腰花

主辅料:

猪腰3个(约克)。

调配料:

马蹄5个,葱白2根,蒜2瓣,酱油、白糖、白醋适量,湿淀粉30克,胡椒粉、香油、花椒少许,花生油克(约耗克)。

1.猪腰洗净除去膜,平刀对半开,除去中间的筋,然后浸泡在清水里(加几粒花椒)3-4小时,除去臊味。

2.将泡好的腰于,在光面剞上十字花刀再横切宽2.5厘米的腰花块;马蹄切片,葱切鞭炮葱、蒜瓣切米。

3.酱油、白糖、蒜米、葱、味精、胡椒、香油、白醋、湿淀粉,调成卤汁待用。

4.锅置旺火上,热锅划泊后倒入食油待八成热时,倒入切好的腰花,爆油后倒入漏勺沥干油。

5.锅留余油,回置旺火上,投入调好的卤汁,顺同一方向搅动一下,立即倒入泡油的猪腰,翻锅后淋上明油即装盘。

爆炒油温要高,动作要快。

91.高汤泡肚

主辅料:

肚尖克,高汤克。

调配料:

精盐、味精、料酒适量,食用碱少许。

1.肚尖洗净,剔净油膜,切荷叶片,盛碗中加少许食用碱,清水浸泡3小时,捞出。

2.锅置旺火上,水烧沸时倒入侵泡过的肚尖,待烧开后捞起放水龙头下冲水至碱味去掉。

3.锅置旺火上,水烧80度时放入漂净的肚尖氽七成熟,压干水分,盛于碗,加料酒腌渍一下,沥干,再用温高汤50克腌渍一下,沥干,装入盛盘。

4.高汤烧开,加精盐、味精,过滤后入肚尖片即成。

“制法3”用料酒和高汤腌渍几分钟十分关键。

92.油爆双脆

主辅料:

猪肚尖2只(约克),猪腰2-3只(约克)。

调配料:

葱段、蒜米、生抽、白糖、米醋、湿淀粉适量,味精、香油、干淀粉、花椒少许,花生油克(耗克)。

1.猪肚尖剔净油、内膜,剞十字花刀,每只肚尖切6块,猪腰剖2片割去筋膜,放清水中加花椒浸泡1小时去臊昧后剞十字花刀,每三刀切1块。

2.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八成热时,肚尖用少许于淀粉抓匀一下,下油锅过油,再腰花过油,迅速倒入漏勺沥干油,酱油、白糖、米醋、香油、味精、湿淀粉调匀成卤汁。

3.锅留余油,回置旺火上,先用葱段、蒜米煸出香味,倒入卤汁,烧沸后,倒入肚尖、猪腰,翻颠二下即成。

火候菜,火要旺,动作要迅速。

93.椒盐肚尖

主辅料:

猪肚尖克。

调配料:

鸭蛋2个,面粉克,苏打粉1克,白糖、料酒、精盐适量,味精少许,上汤0克,花生油克(约耗克)。

1.猪肚尖刮去表面油膜,洗净,放入砂锅,下上汤,用精盐。料酒、白糖、味精调味后用微火煨上2小时,捞出切成几个大块。

2.鸭蛋和面粉、苏打粉加适量食油、清水打成蛋面糊。

3.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时将偎好的肚尖逐块滚匀面粉,再挂蛋面糊,然后下锅炸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干油,切成5X1.5厘米的长条装盘,撒上椒盐即成。

外酥里嫩脆,佐酒佳肴。

肚尖在砂锅煨时一定要焗烂。

94.坛烧八味

“坛烧八味”有小佛跳墙之称。其制作方法与佛跳墙雷同,有佛跳墙的

风味。

主辅料:

汤鸡块克,汤鸭块克,鸭肫克,猪肚克,猪脚尖克,鲜目鱼身克,于贝75克,水发香菇10朵。

调配料:

葱结1根,姜块10克,酱油、绍酒、白糖适量,上汤0克,桂皮少许,花生油克。

1.汤鸡、汤鸭、猪肚切块,鸭肫切2片(大的切4块),猪脚尖、目鱼身每头切6块,先焯水去浮污,于贝洗净入笼屉蒸10分钟。姜块用刀拍一下。

2.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入葱结、姜块煸出香味时入酱油、白糖、绍酒、桂皮、上汤,再下七件主料(除于贝外)烧开,拣去葱结、姜片放入坛中,再加干贝(包括干贝汁)用荷叶封口加盖,放在小火上煨,待煨沸后改

微火煨2小时分小坛上席。

荤香扑鼻,具有佛跳墙风味。

煨制时先小火后微火,注意汁大浓时应再加上汤。

95.风生火锅

这是一组造型的火锅菜。先用八种生料排成八朵花样在碟上,上席,食用时烧火锅。

主辅料:

鸡肫、牛百页、鲜海蛎、鲜目鱼、生鱼、猪腰、鲜虾、精肉各克。

调配料:

青菜、豆腐、熟冬笋,水发香菇,粉丝适量,精盐,上汤2/3火锅。

1.将八种生料洗净、切片,摆成各种花连同六种配料各装小盘上席。

2.火锅装上汤、调味,上席时点火,先涮吃八生,再下配料。

美观热闹,热烫调和味。

主要八生料排成的花样。

96.花菇玉兰片

花菇、王兰片均为福建特产,系山珍佳品成品类似“炒双冬”(冬菇、冬笋),其不同处是“双冬”是鲜品,花茹玉兰片是干货。

主辅料:

水发玉兰片克,水发花菇克。

调配料:

猪五花肉克,生抽、料酒、湿淀粉适量,味精少许,上汤克,熟鸡油50克。

1.水发玉兰片去头部,切薄片,五花肉切4片,下沸水锅氽一下,捞出装盆里,加上汤克、熟鸡油,上笼屉旺火蒸30分钟取出。拣去猪肉块,加入生抽、料酒调味。

2.花菇洗净切片,装盆里,加上汤克、鸡油少许,上笼屉中火蒸10分钟取出。

3.锅置旺火上,将蒸好的花菇片、玉兰片及汁一并下锅烧沸,用味精调味后,再用湿淀粉勾芡(薄芡)起锅装盘。

菇、笋香味相映,独具地方特色。

玉兰片要拣去粗糙的部分,花菇去蒂。

97.二冬鲍鱼

主辅料:

鲍鱼罐头1罐,水发冬菇50克,冬笋50克。

调配料:

精盐、料酒、湿淀粉适量,味精、姜汁、花生油少许,高汤克。

1.鲍鱼去老边肉,片成圆片,冬笋切圆片;冬菇挑选与冬笋圆片大小相似的个,不切片。

2.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热时,下冬菇、冬笋煸炒片刻,放入高汤烧沸,去浮沫,下精盐、味精、料酒调好味,投下鲍鱼片,加姜汁煨煸入味捞起。

3.取扣碗一个,先在碗边码上鲍鱼片,中间码冬菇、冬笋片,扣于盘中,

用锅中留汁湿淀粉勾薄芡,滴入明油,淋于鲍鱼片上即成。

鲜醇、脆嫩。

98.包心鱼丸

鱼丸是福建特产,包心又是制作鱼丸的特技,用鱼浆包肉馅,可谓技中之技。该菜由已故特一级厨师强曲曲制作,获第一届全国最佳厨师称号。

主辅料:

鲜海鳗鱼身克,猪肉克(精肉克、肥肉50克),鲜河虾0克,水发香菇7朵,纯白地瓜粉克。

调配料:

高级酱油、精盐适量,味精、香油、胡椒粉少许,葱2根,上汤克。

1.海鳗鱼洗净去皮,用刀剔去骨,取鱼肉(约克)在案板上用刀背剁成泥(木案板要铺一层鲜肉皮,以防杂质)放在盆里加清水克,精盐15克,顺一个方向搅拌成浆,至浆投入水能浮在水面时,加入地瓜粉,仍顺一个方面搅匀,成鱼丸浆待用。

2.香菇洗净去蒂切成米;虾洗净去壳,压干水分,切成米;猪肉切成米,放在碗里,加入适量酱油、味精,搅匀成馅,分成等量的圆团。葱切珠待用。

3.把鱼丸浆摊在左手掌心上,中间放一肉馅团,然后握紧五指,将鱼丸从拇指和食指中挤出小圆球,右手拿特制的勺(似罐装奶粉勺)将圆球舀起,放在清水盆里(浮在水上)。

4.把清水盆里的鱼丸慢慢倒入冷水锅,用微火煮熟(注意水不能烧沸)

捞起。

5.上汤克下锅,加精盐、味精调味后入煮熟的鱼九、烧透后(鱼丸将澎胀)装20个在汤碗内(带汤)撒上胡椒粉、葱珠,淋上香油即成。

制作鱼丸浆应注意:鱼、粉、精盐的比例;搅浆时应顺一个方向,不能左右开弓;肉馅要放在手掌心正中;煮鱼丸时水不能烧沸,要用微火慢慢烧透烧熟。

99.清汤肉丸

主辅料:

精肉克,肥膘肉50克。

调配料:

清汤克,葱白1根,精盐、味精、胡椒粉适量。

1.精肉搅成茸,肥膘肉切米粒小丁。葱白切珠。2.肉茸加肥膘肉丁、精盐、味精顺一个方向搅打成浆。用手指挤出丸子入60℃清水锅里烧到浮起,捞出待用。3.锅置旺火上,加人清汤烧沸,投入肉丸再烧沸,加入精盐、味精、香油、胡椒粉调味,加葱珠装碗。

色洁白,肉鲜脆。

.小长春

小长春即肉燕,为福州特色小吃。它是用猪精肉和地瓜粉以木棒捶打成薄片,制成燕皮,再包上肉馅而成。福州民间凡喜庆宴席均有肉燕加鸭蛋烧成的“太平燕”。

主辅料:

猪五花肉克,鲜鱼肉克,虾米15克,水发香菇2朵,肉燕皮(鲜)克,紫菜少许。

调配料:

芹菜3根,精盐、湿淀析迫重,味精、香油、胡椒粉少许,上汤克。

1.猪五花肉、鲜鱼肉剁成茸,虾米、香菇剁成末。芹菜2根挤去苦汁切成末;混合在一起加少许上汤、适量精盐、味精、湿淀粉调和成馅料,分成36等份。肉燕皮切成8厘米见方36块。紫菜用冷开水洗净,挤干水分;芹菜一根挤去苦汁切末。

2.将馅料包在肉燕皮中间(包法似同包饺子),先把馅料放中间,然后对折成三角形“”再用拇指和食指一捏成长春花形()即可,排列在盘子上,用旺火笼屉蒸5分钟取出。

3.将蒸好的肉燕入沸水锅氽一下放入汤碗,边上放紫菜、芹菜末。上汤烧沸,精盐、味精调味后冲入汤碗,淋上香油,撒上胡椒粉即成。喜吃酸味的,还可以加一些香醋调味。

形似长春花味道独特,别具风味。

若用于燕皮,则包馅前将燕皮本醮一点水,使其软化。

.厦门薄饼

薄饼早在宋代就已流传。传说宋朝年间有个书生为应试,整天深居书斋,埋头攻读,废寝忘食,连妻子三番五次呼唤也不开门。其妻不忍,逐用米磨粉制皮,包以肉、菜为馅,包成卷状,给丈夫让其边读书边吃。后人仿制改米粉制饼为面粉制饼,由于饼薄如蝉翼,故名薄饼。厦门薄饼是家家户户过春节必吃的一道菜,后登上大雅之堂,边包边吃,别有一番风味。

主辅料:

春卷皮30张、包莱(高丽菜)克,胡萝卜克,猪五花肉克,净加力鱼肉50克,虾仁克,豌豆苗克,豆干(豆腐干)克,青蒜克,净冬笋克。

调配料:

鸡蛋2个,干海苔20克,肉松20克,干扁鱼20克,花生酥、绿豆芽50克,蒜泥、料酒、白醋、白糖、味精、辣椒酱、花生酥、香菜、芥米酱适量,虾汤克,猪骨汤克,香油少许,熟猪油50克。

1.包菜、豌豆苗、青蒜洗净,胡萝卜削皮洗净与猪五花肉、虾仁、冬笋、豆干分别切成一样规格的细丝。干扁鱼下油锅炸酥,研成末,冬笋下沸水锅氽一下。

2.锅置中火上,倒猪油烧热,放入豆干丝炒几下,再把肉丝、虾仁丝、冬笋丝下锅合炒10分钟,再倒入虾汤(虾壳烧成的汤)、骨汤烧沸,改用微火焖1小时,然后加入包菜丝、胡萝卜丝,翻匀再焖1小时(注意不要烧干,中间可加适量骨汤)至熟烂,再投入豌豆苗、青蒜丝,拌匀再焖2分钟加扁鱼米、精盐、味精、白糖调味,成为薄饼主要馅料。

3.鸡蛋炸成蛋松,盛一小碟;加力鱼肉切4片,用适量料酒,味精腌渍30分钟,然后下油锅炸酥,撕成细丝装小碟;绿豆芽去头根入沸水锅氽一下,捞出沥干水分,用精盐、味精、香油调味装一小碟;干海苔下锅油焙酥,加少许白糖拌匀,装一小碟;蒜泥、白醋调匀装一小碟;花生酥研末,装一小碟,香菜用凉开水洗净,装一小碟;芥米酱、肉松、辣椒酱各分装一小碟,共计10个小碟,连同薄饼皮,主要馅料一起上席。

4.吃时,先将薄饼皮张开,按口味抹上酱料,下海苔茸,主馅;再根据需要下各种配料,再撒上海苔卷起即可。

各取所需,自卷自食。风味无穷,乐在其中。

主馅料要焖烂。配料可多可少。

.炒面线

“面线”是一种用面粉制成的面,因细如纱线而得名。“炒面线”为厦门名小吃。由于可作寿宴上的长寿面而上宴席,更由于它的风味独特,逐为大雅之堂所接受。

主辅料:

面线(又称线面)克,精肉50克,鲜虾克,干扁鱼30克。

调配料:

熟冬笋50克,香菇5朵,红萝卜半根,葱白2根,精盐、味精、香油少许,上汤克,花生油克(约耗克)。

1.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六成热时,将面线投入炸成金黄色时捞起,放入沸水锅回软,去盐味和油渍,捞起待用。

2.精肉、冬笋、香菇、红萝卜、干扁鱼、葱白切丝,鲜虾洗净剥壳另用,虾肉也切成丝。虾壳洗净加上汤克烧成虾壳汤,过滤待用。

3.锅置旺火上,放入少许花生油、烧热后入肉丝、冬笋、香菇、红萝卜丝稍炒后加入虾壳汤、上汤,投入过油的线面,炒几下,加葱白、煽鱼丝,淋上香油、胡椒粉即成。

.什锦豆腐煲

主辅料:

嫩豆腐克,鲜目鱼克,鲜虾克,海蛎克(或海蛎干50克),干贝50克,水发香菇5朵,虾米(虾干)50克,冬笋50克。

调配料:

青蒜1根,蒜头10瓣,精盐、白酱油、料酒适量,味精、胡椒粉、至油少许,上汤50克,食油50克。

1.嫩豆腐焯水,去豆腥味;鲜目鱼洗净切小块;海蛎洗净去贝壳;鲜虾去头、壳;干贝洗净水发;香菇去蒂切菱形片;大青蒜切马蹄形;蒜头去皮,切两头待用。

2.锅置旺火上,加入食油50克六成热时倒入蒜头、青蒜煸炒几下,倒入各种辅料,下料油、酱油、蚝油、精盐、上汤调味,烧开。

3.把烧开的汤料,备砂锅一个,将煸过的青蒜、蒜头垫底,放上焊水的豆腐、辅料、上汤,中火煲5分钟,加味精、胡椒粉,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鲜美糯嫩,汤浓汁厚。

.豆腐丸

主辅料:

盐卤嫩豆腐克,猪五花肉克。

调配料:

葱白2根,蛋清1个,干淀粉50克,酱油、精盐、料酒适量,味精、胡椒粉、香油少许,高汤0克。

1.豆腐压去水分,搅成细泥,加精盐、味精、胡椒粉、蛋清和干淀粉,用手朝一个方向搅拌上劲。

2.猪五花肉剁成泥,葱白切珠和酱油、味精、高汤(少许)拌匀,挤成均等的馅料。

3.用手抓一把豆腐泥,摊平,放一个馅料,抓紧四指,从拇指和食指中间挤出一个丸子,放人90℃热水锅中烧熟(锅不开)。

4.锅置旺火上,下高汤用精盐、味精调味,烧沸,装碗。将永熟的豆腐丸捞起放入碗中,撒上胡椒粉、香油即成。

质地软嫩,别具风味。

烧豆腐丸时水温保持90℃,不沸。

.酿豆腐

主辅料:

豆腐1克,精肉克,虾米25克,水发香菇5朵。

调配料:

葱白3根,酱油、精盐、料酒、白糖、千淀粉适量,味精、胡椒粉少许,

熟猪油30克,高汤克。

1.豆腐切成4厘米见方,2.5厘米厚的块20块,用直径2.5厘米的圆套挖去中心部分(不透底)成凹形。

2.精肉、虾米、香菇切米,葱白切珠,与精盐、料酒、味精、干淀粉调匀成馅,分别酿入豆腐中,抹平面。

3.锅置中火上,下熟猪油烧热,把豆腐下锅煎(馅面向底)至金黄色,加入高汤,酱油、白糖、味精,改小火焖入昧,收汁时撤上胡椒粉、料酒即成。

鲜嫩酥香。

.蛋菇

蛋菇并非菌菇,而是用鸭蛋灌肠经加工制作成蘑菇形而得名。可炒吃,可制汤,盛行干闽北地区。

主辅料:

鸭蛋8个,猪小肠克。

调配料:

水发香菇5朵,精盐、料酒适量,味精、胡椒粉少许,高汤克。

1.去净小肠内外的油脂和粘膜,用清水加一点精盐洗净,沥干水分。

2.鸭蛋磕在碗里打散,加料酒、精盐、味精调味,倒在长嘴壶里。香菇下沸水锅氽熟切成菱形。

3.猪小肠一头用绳扎紧,挤去空气,然后倒入调好味的鸭蛋液,装满后再把口扎紧,放入凉水锅加小火慢慢煮熟(注意水不要烧沸)捞出凉冷后用刀切2厘米的段,中间用刀割一刀(不断)。

4.将蛋肠段放进温水锅,用中火烧至肠衣紧缩形成蘑菇状即成蛋菇。锅置旺火上,下高汤、香菇、蛋菇烧沸后调味,撒上胡椒粉即成。

形似蘑菇,鲜嫩可口。

洗净小肠油脂和粘膜;灌蛋的肠应先冷锅,再加小火,待蛋液凝固后再取出切段。

.炸淮山夹

主辅料:

淮山克,鲜虾油克。

调配料:

葱白1根,网油克,鸡蛋1个,干淀粉适量,精盐、味精、姜汁少许,花生油克(约耗50克)。

1.将淮山洗净去皮,切成5x2x3厘米的长方形片48片。

2.鲜虾肉洗净,吸干水分,剁成茸加入精盐、味精、蛋清、姜汁、葱白米,朝一个方向搅拌上劲成虾茸。

3.网油切10x7厘米24片,每片涂上蛋液,铺一层虾茸(厚约0.5厘米)再盖一层淮山片,用网油包紧,封口朝下排在盘里,上笼屉蒸20分钟取出。

4.锅置旺火上,入花生油烧六成热时,将蒸熟的淮山夹拍干淀粉下锅炸

3分钟呈金黄色时捞起,装盘即成。

外酥里嫩,油而不腻。

.四珍酿笋尖

主辅料:

笋尖缺头(5厘米长)12支,鸡脯肉克,虾米50克,水发香菇75克,蟹黄25克。

调配料:

菜心12棵,葱白1根,蛋清1个,精盐、料酒、白糖、干淀粉适量,味精、香油少许,熟猪油30克,鸡汤克。

1.冬笋从底部横切一刀夹刀片,翻开用小刀挖空竹节,与鸡汤下锅加精盐、味精烧入味后沥干水分。

2.鸡脯肉、虾米、香菇、蟹黄切成米,加精盐、味精、料酒、葱白珠、干淀粉拌成馅分别酿入笋心,用蛋清和淀粉调成的蛋面糊封口,再盖上夹刀片,摆在盘中上笼屉蒸15分钟,青菜心焯水用旺火,鸡汤、精盐、味精烧断生,按一支笋尖一棵青菜摆成一圆形在盘上。

3.锅置旺火上,下熟猪油,入鸡汤加调味用湿淀粉勾薄芡,淋在笋、菜上即成。

脆嫩鲜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