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4464.html山珍海味,鲍参翅肚。
鲍鱼,位列海珍之首。
虽名为鱼,其实是贝类。在生理属性上,跟大海螺是近亲。但海螺成了“大众货”,而鲍鱼成了“海洋软黄金”。
请客吃饭,如果餐桌上有鲍鱼,主人会觉得有”面子“。
要有这么大的鲍鱼~~真的,太有面儿了!
比谁脸大的时候到了。
原来,“面子”是被鲍鱼撑大的。
个儿大如脸盘,这就是身份的象征。
还有个带着皇家贵族气质的名字——皇金鲍。
我们平常吃的鲍鱼,多是这个国内土著——皱纹盘鲍。
这些年,总是有新闻说鲍鱼价格越来越便宜了,普通人也能吃得起了。旧时王谢堂前鲍,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说的就是皱纹盘鲍。
因为,皱纹盘鲍个头小,价格也便宜一些。而且在占全世界鲍鱼养殖量80%以上的中国,养殖的品种绝大多数就是皱纹盘鲍。
后来,厦门大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用中国的皱纹盘鲍和个头大的美国绿鲍,杂交出了一种大规格的鲍鱼品种---皇金鲍。
一个叫翟敏的姑娘,盯上了母校的这个项目,并为此放弃了出国留学。
94年出生于内蒙古,厦门大学毕业的姑娘,可不是吓大的,姑娘刚着呢。
年时,翟敏拿着家里留给自己的七八十万元出国留学钱,跟人合伙在厦门成立了皇金鲍推广公司,向养殖户推广厦门大学育苗场育的皇金鲍苗,并提供技术服务。
但,皇金鲍有个缺点:苗小。
看着这些又瘦又小,比皱纹盘鲍苗小一大圈的皇金鲍苗,养殖户们实在无法想象它的未来。
再加上比皱纹盘鲍苗贵不少,一开始真推不出去。
年纪轻轻,本就是放弃了读研的机会放手一搏的,如果失败了,打击真不小。
但,她不是普通的柔弱小姑娘。
那时,翟敏要经常坐着小船穿梭于各个鲍鱼养殖基地。
虽然这段很有画面感的采访,可能让正幻想鲍鱼美食的你有点不适。但姑娘很能吃苦。
而且,好相处。
这个年轻姑娘,很努力地想做成一件事时,展现出了一种铁汉柔情的气质。
同时,翟敏抓到了一个很吸引养殖户的痛点。
福建的鲍鱼养殖有一个特点,一到夏天,水温一高,鲍鱼容易大量死亡,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就把鲍鱼运到山东的海域避暑,光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如果再加上鲍鱼死亡等损耗,给养殖户增加的成本就更高了。
通过试验,翟敏发现皇金鲍更耐高温。这就等于可以在夏天增加鲍鱼的存活率。
而且,同样养殖4年,皱纹盘鲍长到二两重就基本到头了,而皇金鲍可以长到七八两重,继续养殖的话,皇金鲍还可以继续长大,甚至长到两斤重。
这些都很打动养殖户。现在,有多个养殖户在翟敏的带动下养起了皇金鲍。
为了便于销售,翟敏还把皇金鲍做成了干鲍。
鲜活皇金鲍最高卖到元一斤,制成干鲍后重量只剩下活鲍的十分之一,所以干鲍的价格至少是活鲍的十倍。
5个头大小、将近克的干鲍,要近两斤的活鲍才可以制作成,售价-元一斤。
干鲍之所以名贵,是因为有溏心。干鲍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来感受一下。
据说,上好的溏心是一种非常柔滑绵软的感觉,像火山的熔岩准备随时喷发一样。
只在电视上看过火山喷发的小编,对着皇金鲍的溏心画面,联想了几秒钟。
一口咬下,溏心如岩浆喷涌,柔滑Q弹,香气扑鼻~~~
那一定是富贵的味道,特有“面儿”!
而在翟敏心里,她希望中国的鲍鱼在国际舞台上,特有“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