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百夫长计划#曾国藩说: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朋友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遇上一些人,如与其深交,不仅对你没有益处,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与人相交,本该慎之又慎。世上千千万万人,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交往。
“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那些在潜移默化间消耗你的人,也会逐步把你同化。
有些人,还是趁早远离为好。
离得再近,这三种朋友也不可深交。
1
见不得别人好的人。
有一个螃蟹效应:
当螃蟹放到不高的篓子里时,单个螃蟹可能凭着自己的本事爬出来,
但是如果放进好几只螃蟹,一旦有螃蟹想爬出去,底下螃蟹就会开始拉上面螃蟹的腿。
而上面那个也拼命踩着下面那个往上爬,结果谁也没办法爬出去。
螃蟹的这种做法不就是:
如果我过得不如意,那么我就想看到别人也过得不如意;
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一定要拼命拉住别人,让别人也爬不上去。
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有很多像螃蟹这样的人,他们宁愿看到外人好,宁可看到离得远的人好,就是容不得身边人比自己好。
有人说,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总有人以看别人倒霉为乐,别人倒霉一点他们仿佛中了巨奖一样高兴。
见不得别人好,其实是一种红眼病,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嫉妒他人。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过嫉妒别人的时候。
他人优越的家庭条件,成功的事业,娇好的容貌都可能曾让你眼红不已。
大多数人的嫉妒情绪往往只是想想而已。
可是,少数人却将嫉妒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做的结果不是扎伤别人,就是刺痛自己。
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在小说《恶意》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畅销小说家日高邦彦在出国前一晚在自己家中被杀害,凶手竟然是他昔日的同窗好友野野口修。
野野口修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对于作案动机却闭口不谈。
这不禁让人疑惑,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致使野野口修不惜做出杀人这样极端的事情呢?
在警察加贺恭一郎的深入调查下,案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读书时,日高邦彦为人正直谦和,不但从没做过对不起野野口修的事,反而在他受到校园霸凌时挺身而出。
毕业后,野野口修的事业没什么起色,日高邦彦在写作圈混得风生水起,是日高邦彦介绍出版社给野野口修,帮他达成作家的梦想。
野野口修怎么会对自己的恩人痛下杀手?
他的回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早就看他不爽了”。
让他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其实就是人性中卑劣的嫉妒情绪。
当日高邦彦在文坛上大放异彩的时候,野野口修却不幸得了癌症,巨大的差距让他的内心彻底失衡了。
人生大部分的灾难,不在于贫穷,而在于心穷。
人内心深处的嫉妒是恶的根源,一旦失控,便犹如猛兽出笼,可怕至极。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个情节,法汉和拉朱以为兰彻名落孙山,感到很难过;后来又得知兰彻得了年级第一,更难过。
我希望你过得好,这句话是真的;我希望你过得比我差,这句话也是真的。
倘若对方比你弱比你差比你可怜,人往往可以发自内心希望对方好起来,实际上这是一种带着优越感的怜悯;
可倘若对方突然翻身超越了自己,人往往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只因其作为胜利者姿态的优越感全都烟消云散了。
但这种感觉难以启齿,因为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人性中阴暗的一面。
他们过不好自己的人生,所以也见不得人好。
这样的人,不止身穷,心更穷。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一定要敬而远之。
2
负能量的人。
生活中总有一些爱传播负能量的人,一次两次还好,但次数太多,谁也无法承受。
时常抱怨自己人生不如意、不幸的人,假若没有学会承担和解决自己的烦恼,那么就会经常陷入烦恼的循环中。
生活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正能量多了,那么负能量与烦恼就会相对减少,如果负能量多,正能量与烦恼也就会变多。
曾经我拉黑了一个好友。
我和他是高中同班同学,毕业后联系很少。
后来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恰巧碰到,于是又联络了起来。
之后他便经常找我聊天,内容却无一例外抱怨工作上的各种不顺。
一开始,我会耐心听他说,理解他的种种难处。
但我渐渐发现,他时常是从自己利益角度考虑和看待问题。
于是慢慢地,我不再像之前一样事事给予理解。
当他又一次在大半夜一个语音聊天打过来,依然是抱怨工作,我对他的耐心彻底耗尽,随后拉黑了他。
我也有我自己的事情,不可能全天24小时随时听他抱怨,同时他无止境对我散播负能量,也让我很烦,自己也沾染了不少负能量。
那些对我们输送负能量的人,其实本身就是负能量的巨大载体。
跟负能量的人相处久了,导致自己身上的正能量也会减少。你会不自觉沾染了他的丧,这种丧会曲扭你对外界的看法,一点一点侵蚀你对生活的信心。
这样的人虽不坏,但会潜移默化地伤害别人。
当一个人心里充满了负能量,伤害的不仅是自己,也让周围磁场变得紊乱和糟糕。
有些人,看谁都不爽,每天吐槽别人,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面对生活很是消极。
生活中,像这样的“负能量携带者”不在少数。他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把悲观消极情绪传染给身边的人,让你觉得前途渺茫、人生无望。
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梦想,让你渐渐变得消极、颓废,变得和他们一样充满负能量。
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人是很容易被身边人感染的。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靠近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和喜欢炫耀的人在一起,你也会慢慢变得虚荣;和经常质疑你的人在一起,你也会慢慢地开始不相信自己;和满身负能量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得消极、低沉、悲观......
很多时候,我们活得不开心并不是因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而是身边有了这样一些错误的朋友。
有些人,看上去人畜无害,却在一点点啃噬着你的能量,吞噬着你积极奋进的有趣灵魂。
有人说:
“懒人会教你如何偷奸耍滑,小人会教你如何坑蒙拐骗,牌友会催你快点出牌。
酒友会劝你不断干杯,负能量的人会告诉你世间险恶,做啥啥不行的一万个理由。
当你发现身边已经充斥了太多负能量你的人,别再惋惜、悲叹和不舍,就当曾经所有的投入都是一场空白,及时远离,才不会让自己被拖着下沉。
人的能量都是有一定定数的,负能量到了头,正能量就会被挤为0,悲伤久了很难再开心起来,郁闷多了又怎会重现笑颜。
别让自己身边充斥着负能量的人,消耗自己,消耗人生。
负能量的人,我们不得不敬而远之。
3
不守规矩的人。
规矩,是一种存在。
自然规律是规矩:四季轮回、物种演化,无不遵循着某种自然法则。
社会习俗是规矩:行为习惯、生活伦理,包括约定俗成的各种规矩。
规章制度是规矩:法律法规、组织纪律、村规民约。
这些都是不可轻易触碰的规矩。
《韩非子·解老》云:“万物莫不有规矩。”
人生在世,与人交往,处处都离不开规矩。
懂得规矩,守住规矩,和守规矩的人在一起,才能守住人生。
遵守规矩,是行走世间的立身之本。
作为创业者,王石是一个规矩至上的人。
他曾说过:“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创业人,懂规则,讲规则,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个不懂规则的人,是没有合作可言的;一个不懂规则的人,也是没有成功可言的。”
他在任职万科董事会主席期间,无数朋友曾打电话给他,询问万科的房价能否优惠。
无论关系再亲近,王石都只给对方优惠一个点。
朋友怪他不近人情,他解释道,优惠政策是万科的规则,谁都没有特权。
创业初期,他就跟合伙人制定了规则,并无条件遵守,公司高层也不能呼风唤雨、随意更改践踏。
无视规矩,走上捷径,能带来一时的方便,也会埋下无穷的隐患;敬畏规矩,才能获得尊重与善待。
这个世界,总有人不守规矩。
明明不让在公共场合抽烟,却总是置若罔闻;明明不让在河边游泳,非要一头扎进去;明明不让横穿马路,却假装看不见红灯;明明不让吃野味,却非要来一口。
不守规矩的人,永远抱着侥幸心理,总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所以他们一次又一次在红线上来回试探。
无视规矩的人,注定寸步难行。
不守规矩的人,从他不守规矩的那一刻开始也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淮南子曰》:“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生而为人,不可漠视规矩。
郭德纲说:
“千万要远离那些不守规则的人,因为雷劈他的时候,可能会连累到你。”
我们生活中,免不了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我们一定要远离不守规矩的人。
规矩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一个人的内心,以及他的人品。
一个人连社会中基本的规矩都不遵守,给别人带来麻烦,搅得身边人一团糟,这样的人,一定要远离。
宋人许斐在《戒世人》中云:“与邪佞人交,如雪人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君子交,如炭入熏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可见,择友的重要性。
损友犹如毒瘤,会潜移默化腐蚀你,使你与其臭味相投。
益友宛若太阳,会时时刻刻照耀你,使你越发光彩熠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