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淘金热”带动了一大批人移民去美国,这其中也包括不少中国人。可是这些人去到美国之后却发现,这里早就人满为患。虽然想要靠淘金发财的梦破碎了,但是智慧的中国渔民却发现了另一条财路。
这里遍地的海鲜在当地人眼中是不值钱的东西,可是在广东渔民的眼里,这些海鲜的价值和发展门路不亚于金子。智慧的中国渔民靠着这一条商路发了大财,而且不仅仅是对他们自身有改变命运的影响。对于当地的捕捞业的发展也是有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智慧的中国渔民就是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财路,他们的智慧不但发展了当地的海产经济并且使当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干鱼市场。
美国的淘金热和移民热
在年的时候,在旧金山附近的一个小镇中,磨坊的木匠在水槽中发现了一粒黄金。这一消息传了出去,旧金山里一大半的人都去到这个地方淘金。
除了美国的本土居民,世界上各地的居民也纷纷去到这里,想要赶一次“淘金热”。他们带着发财的梦想来到这里,在这些人中还有很多中国广东的渔民。
这些人移民去美国除了为了淘金,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去到美国就是为了躲避战火。当时战乱不断,他们为了能够活下去,选择南下打拼。
而靠近海边的广东渔民选择去海外谋生。在战乱的压迫和黄金的吸引下,他们更加坚定要去美国闯一闯。所以,在移民美国的人中,中国渔民占了很大一部分。
但是这些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美国的时候,这里早就已经人满为患。而且距离发现金子的日子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就算有再多的金子也早就被找完了。
中国渔民想要捞金然后衣锦还乡的梦想破灭了。可是他们还是选择留下来,在这里居住生活。因为他们发现了另外一条不亚于捞金的财路。
遍地的鲍鱼和商机
广东渔民依海而居,他们太清楚海产品的价值了。这里遍地的鲍鱼让他们欣喜若狂,这就是他们的“黄金”。鲍鱼在广东是非常珍贵的食材,就算是鲍鱼干都是绝顶的美味。
更何况是遍地的活生生的鲍鱼。因为当地的人并不喜欢吃海鲜,这些鲍鱼在他们眼里只是没有用的东西。没有当地人的竞争,这些鲍鱼就是广东渔民的“囊中之物”。
之所以会有遍地的鲍鱼,是因为当地的渔民只想着猎杀海獭来获取珍贵的皮毛。海獭是鲍鱼的天敌,海獭被大肆捕杀后,鲍鱼没有生存的影响就疯狂繁殖。当地人不知道如何吃鲍鱼,最多就是把鲍鱼的壳用来加工成工艺品。
他们没有想到,这遍地的鲍鱼给中国渔民带去的商机有多大。他们捕捞海边的鲍鱼,把这些鲍鱼风干之后,整箱整箱地运回广东。
鲍鱼在广东人眼里是珍贵的食材,价值极高。可想而知他们的利润有多大。而且他们没有法律的限制,当地的渔民也不和他们竞争。
后来他们还发展了捕捞业,捕捞其他的海产品。因为他们,这里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干鱼市场,甚至垄断了市场经济。
捕捞鱿鱼的经济发展
他们的海产品从鲍鱼扩展成各类海鲜。而他们的盛况也吸引了其他国家的渔民前来。这其中就有意大利的渔民。
因为意大利人也喜欢吃海鲜,他们懂得这些海鲜的财路在哪里。所以意大利渔民和中国渔民在这里形成了竞争关系。但是他们对于海鲜的了解远远比不上中国渔民,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也是远远比不上的。
中国渔民熟知鱿鱼的习性,鱿鱼喜欢光亮的地方。鱿鱼常常会成群聚集在有光的地方。中国渔民借助这一习性,常常在深夜的时候出海捕捞。
他们在海面上举着火把,鱿鱼就会向他们聚集过来,这个时候只要拿起勺子或网一捞就行。这些鱿鱼就是渔民的囊中之物了。在他们已经捕捞完毕准备回航的时候,意大利渔民还在呼呼大睡。
这些鱿鱼被运回了广东,而当时广东的商人也发现了商机。当时的清朝垄断了盐业,而盐的赋税又很高。
所以当时广东的商人买了成箱的鱿鱼,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鱿鱼上密密麻麻一层层的盐。这也给广东当地的商人带去了不小的利润。所以他们对海产品的需求更多了,而美国这边的经济发展更快了。
捕捞业的发展
可是后来,这里莫名其妙出现了一场大火。把在这里居住的渔民的渔村都烧了大半。好不容易扑灭了这场大火,后来又总是莫名其妙出现一些小火灾。
当地的老人已经赚够了钱,干脆就不住在这里了。赚够了钱的中国渔民衣锦还乡,在这里捕捞的中国渔民也越来越少。可是这里捕捞业的发展从未止步。
他们完善了保护海洋的法律和捕捞的*策。没有人能想到,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淘金的海岸,能够发展成这样的盛况。这都要依靠中国渔民的智慧和勤劳。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商机,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当地的捕捞业。
这里的渔业产值成为了美国第一,很多人来到这里发展。后来还设立了海洋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因为一场“淘金热”引发的“移民热”,中国渔民没捞到金子,却找到了另一条比金子还要富贵的发财路。
遍地的鲍鱼,盛产的海产品在这些渔民的眼里,就是“金子“。他们的智慧和勤劳没有辜负他们,最终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