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大学室友的朋友圈说他们那又到了捞海参的季节了。海参一年捞两季,每年春季4月至5月和每年秋季10月末到12月初,也就是常说的春参和秋参。我对海参的认识都是源于去室友家参加婚礼,给我很大震撼。所以一看到这个消息就又勾起了对海参的兴趣。
国庆期间,大学室友结婚,邀请我来做客。
室友的家在山东荣成,是一座极具胶东特色的海滨小城。
大学四年,没少听室友“炫耀”她的家乡。
现在,我终于有机会来参观这座美丽的小城,听听那熟悉的方言,尝尝那梦中的海鲜。
婚礼筵席上的菜肴让我大吃一惊,飞蟹、对虾、野生鲍鱼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大鱼,琳琅满目的海鲜看的我垂涎欲滴。早就听说荣成盛产海鲜,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着实让我这个内陆来的孩子大开眼界。
离开的前一晚,室友的妈妈收拾了许多特产让我带回去。那些黑黢黢的像“小狼牙棒”一样的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问道:阿姨,这些‘小狼牙棒’就是传说中的海参吗?”阿姨笑的前仰后合,“你这孩子还挺会形容,这就是干海参。”,“哇,以前只是在电视上见过,这次可算见到海参的庐山真面目了”。
阿姨说:“海参可是好东西,有营养,具体的什么营养成分大姨是说不上,不过俺这一般冬天吃一冬海参,第二年基本一年都不怎么会感冒。大姨今晚上就做给你尝尝。”说着,阿姨又拿出了一些变大了的“狼牙棒”。有“小狼牙棒”的好几倍大。我不解道:“阿姨,这是长大了的海参吗?”“这是泡发好的海参,干海参需要经过泡发才能吃。泡发海参也是技术活,等大姨告诉你独家秘方。”
当天晚上阿姨做的是葱烧海参,一道鲁菜中的传统名菜,以海参为主要原料,配以葱姜,烧制而成。葱爆海参口味咸鲜,清鲜适口,还有浓郁的葱香味。阿姨做的色香味俱全,吃的我赞不绝口。
我边吃阿姨边跟我说,海参还有许多做法。海参熬粥、海参煲汤、红烧海参等都是非常美味的海参菜肴。
饭后,我向阿姨请教几道菜的做法,想回家也做给爸妈尝尝。阿姨说海参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吃,可以增强免疫力。爸妈也没见过海参,我来了荣成,回家得好好跟他们介绍下海参。于是认真的向阿姨请教关于海参的知识,又在网上查了一下,我发现这海参还真是有很多门道的。下面把我学到的分享给大家,有些是网上都查不到的。是阿姨告诉我的“干货”。
海参
海参又名刺参、海鼠、海黄瓜,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被视作为中餐的灵魂之一。
阿姨的独家泡发海参技巧
当然这是针对干海参的。
1、把干海参放在凉水里面泡一天,换几次水,直到参体软了。
2、在高压锅中放海参量四倍的水,盖上锅盖用中火煮,等高压锅开始喷气开始计时10--12分钟,关火待2分钟开盖,捞出海参放在平盘上摊开,自然凉透。
3、凉透的海参,顺着参肚口刨开,取出参嘴,清理海参内膛,然后把白色的条筋横着挑断,这样是为了涨发的更好。
4、把参洗净放到纯净水里泡发,用零度水,也可以放到保鲜柜里,每天换两遍水,泡发48小时,然后放到平盘里放冷冻摆好单冻,冻好以后收到食品袋里,要吃的时候就特别方便,每天拿一个化开就可以吃了。
野生海参和池养海参
16年辽宁春晚大家对宋小宝的小品一定笑到肚子疼了吧?“海参是海参,正不正经我就不知道了。”“海参炒面,海参呢?炒丢啦?”这些梗真是能让人笑一年。那到底什么样的才是“正经”海参?
海参分为野生海参和池养海参。两者区别非常明显:
一、海参的形体。野生的海参由于野外生长,海水深(15-30米),没有固定的饵料,多生长为三五年,外观颜色呈棕(或黑)褐色,呈棒槌形,4—6排刺,参体膘厚,胶原蛋白含量高,组织密实;而圈养的海参,需要定时定量的喂养饵料,海参生长快,大多一两年就可以长成出售,体形颜色大多鲜艳,呈黄绿色,皮质薄,胶原蛋白含量低,组织稀疏。
二、海参的吸盘。海参是靠腹部的吸盘吸附在海底,野生海参腹部的吸盘数量多,短、粗有力;圈养的吸盘量少,细、长。主要是深海的水流急,海参要牢固的趴在海底,必须紧紧地抱住海底的砂石,长久以往,野生海参的吸盘就多,短、粗有力。而圈养的海参,海水的流量小,海参轻易的就能固定在海底或岩石上,他的吸盘就细、长。
三、海参的口感。野生刺参非常耐煮,即使煮的时间稍长一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煮制后的海参参体有弹性,刺透亮,肉质筋道,有咬头,口感好。这是因为野生海参的生长年限长,肉质的密度大,营养沉积多。圈养刺参不耐煮,煮的时间稍长就发馕,肉质缺乏韧性,口感不好。这是因为圈养海参的生长年限短,肉质密度小。
四、海参的生长年限。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4到5年以上才达到捕捞标准,时间越久营养沉积越多,滋补价值越大;而圈养海参温度适宜饵料丰富,生长速度快,一般达到商品规格5-8头就可出售,健康滋补作用相对差。
因此,在选择海参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野生海刺参作为滋补和赠送的首选,而不要盲目选择速成的圈养海参。
海参产品种类
海参产品主要分为淡干海参、盐干海参、冻干海参、即食海参(高压即食海参和冻干即食海参
)、速食干海参,鲜食海参,海参深加工产品。
淡干海参是通过对新鲜海参进行去内脏、清洗、沸煮、缩水、低温冷风干燥加工而成的海参产品。将新鲜原料放在海水或稀薄的淡盐水中,洗净,去除内脏、肠子和体内杂质等,处理完并且经过水煮之后,通过专业低温冷风烘干设备将海参烘干。淡干海参水发率高,口感好,非常易被人体吸收,也是干海参中营养保留最为完整的。
盐干海参的加工工艺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活海参捕捞上来以来要先行煮沸,将煮过的海参凉透后,加盐拌匀盛入大瓷缸,缸口用一层厚盐封严,腌渍15天以后出缸。腌渍过程要隔几天检查一次,将腌渍参的原汤加入一定量的盐放入锅中烧开,再将参下锅煮30-50分钟并随时翻动,将参捞出时表面立即显干。
冻干海参以鲜活刺海参为原料,经精心清洗后,将新鲜刺海参在冻干仓内迅速冷冻到零下35度—45度,使海参中的水分结冰,再在真空状态下将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从而达到将海参中的水分脱干的目的。因而最大限度保持了鲜海参原料的色、味、状态及营养成分活性。
高压即食海参是将鲜参打捞后,并经过蒸煮加工的海参,可直接食用,多糖不流失,还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既完整的保持了海参形态,又解决了海参消化吸收难的问题,袋装即食海参泡在纯净水里,开袋即食,不含防腐剂。但是后期保存一般要求低温冷藏。
速食干海参是通过特殊工艺加工,只需要泡发8-12小时就可以食用。而且不用煮,就连沙嘴都已经去掉了。在专用的泡发杯子中能清楚地感到泡发速度之快。
鲜食海参开袋即食,无需冷冻或冷藏,是旅行爱好者的首选。先进的加工工艺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海参营养的不流失。真正做到了吃海参就像吃零食一样简单。是未来海参加工的主要发展方向。
其它海参制品包括海参奶、海参酒、海参包子、海参饺子、海参汤圆等添加海参原料的制品。
关于海参,还有许多有趣的小知识。
分身:将海参切成两段投放海里,经过3—8个月,每段又会生成一个完整的海参。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当条件适宜时,能将自身切开,以后每段又会长成一个海参。海参的这种再生修复功能一直是医学、生物工程学家予以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自溶:当海参离开海水后体内会产生一种自溶酶,在6-7小时时间内,海参会自己融化成液体,呈水状,溶解地无影无踪。有资料表明,海参在生长10-15年后,也会自动溶在大海里。同时,不光是离开海水,在海参生长环境受到污染等情况下也会出现自溶现象。
排脏逃生:当遇到凶恶的天敌(如鲨鱼)偷袭过来时,警觉的海参会迅速地把自己体内的五脏六腑一股脑喷射出来,让对方吃掉,而自身借助排脏的反冲力,逃的无影无踪。这叫排脏功能。当然,没有内脏的海参不会死掉,大约50天左右,它又会长出一副新内脏。
天气预测:海参能预测天气,当风暴来临前,它会提前躲到石缝里。渔民利用这种现象来预测海上风暴的情况。
变色:海参能随着居处环境而变化体色。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参,为棕色或淡蓝色;而居住在海藻、海草中的海参则为绿色。海参的这种体色变化,可以有效地躲过天敌的伤害。由于长期的海参食用藻类以及生长低于不同海参的颜色。
休眠:当水温达到20摄氏度时,刺参就会转移到深海的岩礁暗处,潜藏于石底,背面朝下不吃不动,整个身子萎缩变硬,如石头般。一般动物不会吃掉它。海参一睡就是一个夏季,等到秋后才苏醒过来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