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风16个白血病家庭的救赎(1 18),
2014年8月20日,父母之爱,排山倒海。常有人问,每天出入医院,与重症的孩子和绝望的父母相对,累不累?泪水浸淫,悲伤满溢。见到这样的家庭,只要还怀着一颗跳动的心,怎能无动于衷?每次看到蜷缩在病床上的孩子,看到他们形容枯槁的父母,似乎能在呼吸中体会到他们的苦难。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贫困白血病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超过4万人,儿童占半壁江山。更令人揪心的是,被调查的贫困白血病儿童家庭平均负债14万余元,一半以上家庭报销比例不足50%,更有近四成患儿因为贫穷,不得不放弃治疗。
坚持走到今天的这些父母,不肯认输,想尽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他们家徒四壁,无一例外地背负着重债,看不到明天。但他们坚守一份亲情,跌跌撞撞前行至今,在孤立无援和暗黑无界中,等待奇迹。
父母之爱,有时真会带来奇迹。2013年10月,在南方医院第一次见到芷晴的妈妈何秀菊,她刚刚剃光了自己的头发。那一天何秀菊的账单上出现赤字。她争取过一切可能得到的援助,但随着芷晴接受化疗后出现的危重感染,千辛万苦筹来的10万元很快耗尽。那一天,搜肠刮肚找来的最后几个求助电话被挂断后,何秀菊请求病友代为照顾女儿,自己去外边剃了光头。
“我想让芷晴明白,再难,妈妈都会陪着她。”芷晴6岁,秀气而聪颖,一头秀发因化疗脱落无几。看到妈妈像她一样光着脑袋重回病房时,她吃力地坐起身,拦腰抱住妈妈。母女俩都没有说话,保持着一个姿势依偎在病床边,兀自流泪。
再见芷晴,已是春暖花开时。她在医院里长大了一岁,比初见时胖了几斤,还是抱着妈妈,眼里藏着笑意。“我爱妈妈。”芷晴说,是妈妈的坚持,让她得到好心人的捐助,“等我好了,要努力读书,让妈妈过日子。”
想到芷晴那双会笑的眼睛,眼前会不由自主地重叠出很多很多像何秀菊一样的、坚守在这些孩子身边的父母的脸。他们的坚韧不拔感动着万千读者,也正因这份苦难而伟大的父母之爱,牵引他们一个个度过难关。
在这个盛夏,芷晴已备好书包,如她所愿,在金秋来临时重返学校,兑现自己的承诺。与此同时,集中着优质医疗资源的广州,很多病房里,还有无数个芷晴在妈妈怀里,感受着爱的力量,在与病魔纠缠。
他们的父母坚信人间有真爱,贫困与病痛,永远不应该是放弃孩子的理由。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新生的机会。作者:夏世焱 图片来源: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