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很遗憾,你们觉得高大上的佛跳墙是假 [复制链接]

1#

福建名菜“佛跳墙”,可以说是闽菜这一分支最有名气的菜,什么鲍鱼、海参、香菇、花胶等等名贵菜色,都装在一个富丽堂皇的罐子里。据说要做出佛跳墙来,每种食材都要分开炖煮,最后集合在一起蒸,让香气融合。

仔细想想,从最开始听到佛跳墙这道菜,大家都默认佛跳墙的名贵,也默认这道菜会使用很多高级食材,所以一份佛跳墙卖到几百块钱,大家都觉得能接受,甚至还有不少人特意赶到佛跳墙的发源地——福州,花几千块钱吃一顿佛跳墙大餐。

然而,佛跳墙真的一开始就是那么名贵的菜肴吗?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如今大家奉为高级菜的佛跳墙,最开始只是简单的一道家常菜,用的食材并非珍馐,而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菜。

根据学者们研究发现,目前找到的、现存最古老的的记载“佛跳墙”这道菜的书籍是晚清时期的《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的条目下,就纪录了佛跳墙,使用的原材料是:

大肠、萝肉、红汤、肉。

你们是不是根本没想到,这四种菜竟然是佛跳墙的初始原型?谁能想到佛跳墙里面会放入大肠呢?即便是现在看来,大肠也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食材,出现在佛跳墙里,真的没搞错吗?

其实没搞错,因为佛跳墙的本质就是“大乱炖”。我们现在知道的佛跳墙,是经过福州名厨郑春发改良、定型、传承下来的高级菜品,但佛跳墙的起源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乞丐将各种菜乱炖在一起的说法,总之佛跳墙最开始就是一道底层人民吃的菜。

晚清时期,福州作为一个发达口岸,美食行业发达,为了在各大酒家的竞争下获得更多客人的青睐,郑春发改良了佛跳墙,将原本低廉的食材改换为福州当地最好获得,也是质量最好的食材。

郑春发的这版改良,主要是老母鸡、番鸭、猪脚、鸭胗、猪肚、鹌鹑蛋、香菇、蛏子干、目鱼干等构成,都是福州本地就能获得的材料,尤其是番鸭、蛏子干和目鱼干,极具福州当地特色。

这时候,鱼翅和干贝还是酌情放入,因为价格太高,一般百姓接受不了,成本也太高。这个时候,花胶、鲍鱼、海参都还没成为佛跳墙的原材料,毕竟那个时候的社会环境,别说吃,能收集到这些食材都难。

后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又有一位名为强木根的厨师,将佛跳墙二次改良。本来是大众能接受的佛跳墙,因为加入了鱼翅、鲍鱼、干贝、花胶、花鼓、鱼唇等各种珍稀海鲜、干品,煨制出浓香扑鼻,入口即化的美味,佛跳墙一举获得美名。

强木根还把原本用大坛子装的佛跳墙,改为用精致的小坛子。每个坛子都放入一点珍贵食材,摆上桌好看又长面子。这时候的佛跳墙面对的受众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当时的归国华侨,他们有钱,不想吃肉,更偏爱海鲜的味道,同时还彰显身价。

这一次的改良无疑是成功的,也是影响最大的,现代版的佛跳墙延续了强木根厨师的做法,虽然现在也有“平价版佛跳墙”,但依然价格不菲,上百块钱也是需要的。不过,佛跳墙昂贵的印象被传承下来,大家也都愿意买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