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下呈人傍着龙门巧赚山水钱
TUhjnbcbe - 2020/8/6 11:29:00

下呈人傍着“龙门”巧赚山水钱


地处 天脊龙门 景区的衢江区*坛口乡下呈村,村民自从在上世纪90年代办起农家乐,现已发展到26家。目前,农家乐已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全村一年农家乐经营收入达300多万元,下呈村已成全市闻名的农家乐 专业村。


第一家饭店 的变迁


我是村里最早搞农家乐的农户之一。 5月4日,45岁的村民邱财根一谈起农家乐一脸的喜悦。1995年,邱财根利用自家住房开办了 第一家饭店 。由于他家所处的地理优势 紧邻原龙门峡谷景区门口,饭店一开张生意相当不错,一天里要接待200多人次。 当时的人气是旺的,一年收入有几千元。 邱财根说,那时饭店的经营主要由他母亲负责,他与妻子则一直在外打工。2003年, 龙门峡谷 改由国旅经营成为 天脊龙门 ,他见游客日渐增多,就与妻子回到老家接手起饭店生意。2004年,饭店营业额就达到3万多元。


提升品位,2005年他又将 第一家饭店 更名为 财根农家乐 。 农家乐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我去年毛收入有10万元。 邱财根笑着说,平时店内有三四人,忙的时候要雇临时工七八个。今年 五一 平均一天接待游客150人次,收入5000多元。经营 农家乐 ,邱财根一年净赚四五万元。


货车老板回村经营农家乐


90年代,村里只有三四家农家乐,现在全村已发展到26家。 村支书郑雪山相告,这当中有不少是在外打工又回村投资经营起农家乐的。


43岁的郑洪渭就是一个典型。郑洪渭在18岁时就离开家乡到外闯荡了。 我在城里开过货车和公交车,打工多年也赚了些钱。 郑洪渭说,打工一年净收入4万多元,早在八年前他就购了辆轿车做生意了。2004年,他见 天脊龙门 景区变得越来越美了,每到 五一 、 十一 *金周,景区游人如织,村里农家乐也日益红火。当年,他就回到老家投入14万元办了家 洪渭饭店 。 现在看来,投资农家乐我的选择没有错。 第一年,郑洪渭的农家乐收入就有六万多元,去年农家乐营业额达14万元。今年4月至今他已接待了十来批上海、江苏游客,生意真是一年比一年好。 一年净赚七八万元不算是稀奇的事。


档次提升农家更富


农家乐经营只有提升了档次和服务质量,才会红火起来。 村干部郑衢明对此体会最深。2003年,他与亲戚合伙承包了 天脊龙门饭庄 ,一年的承包费要6万元。因种种原因,当年的经营收入不高,他们想到了 撤退 。第二年,他们调整了思路,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改善了饭庄环境,结果一年营业额有30万元,去年也达20多万元。 今年3月份开始,双休日的生意特别红火,一天要接待游客300人次。 郑衢明说,游客大多是外地人,3月份以金华人为主,4月是上海、江苏的游客。今年 五一 他饭庄一天平均接待游客300多人次。


仅 五一 小长假,全村农家乐一天要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营业收入12万元。随着 天脊龙门 景区品位提升,下呈农家乐也提升了档次,村里已被评为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据粗略统计,全村26家农家乐经营户,一年的营业收入已达300多万元。


农家乐富了农家,也辐射带富了其他种蔬菜、茶叶和开土特产店的农户。村民李杏芬曾在景区一家桐庐人开的土特产店打工一年。学会经营管理后,去年5月1日,她租用村里的2个商铺也开了家土特产工艺礼品店。 帮别人一个月只700元收入,自己当老板创业不仅收入提高,生活更有意义。 李杏芬说,她店里的胡柚干卖得最好,生意好的日子一天收入2000元,去年一年营业收入10多万元。村民邱连生搞起板栗、茶叶、高山蔬菜种植,一年净收入也有六七千元。


郑雪山说,全村开土特产店的有12家,种蔬菜、茶叶的农户有20多家。仅这12家土特产店年营业收入四五十万元。去年5月,村里又在景区附近投资100万元开工建造了10间楼房。 光店面有5间,今年4月已通过验收。 郑雪山说,依托景区,这些店面将统一由本村村民参与招投标,来整体提升农家乐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将农家乐做大做强,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胡宗仁王立宏戚黎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呈人傍着龙门巧赚山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