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便有句俗语“食在广东”,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只要是能想到的,广东人都乐于一试。
广东的小吃种类多如繁星,不仅能在广东寻到中华八大菜系的身影,同时也能品尝到其他国家的特色风味。同一种食材,广东人都能想出数十种做法。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在广州做一只鸡到底有多“难”!
蔡澜曾说鸡肉最没有个性,但是鸡在广东的众多美食中,算是最受欢迎、最特别的存在。
所谓“无鸡不成宴”,广东人对鸡肉爱的热烈,爱得深沉,早上吃份鸡蛋肠粉,中午一份白切鸡饭,晚上煲靓汤也要用鸡,在地摊吃宵夜还会点几串鸡心、鸡翅、鸡骨串。
网上有个段子:“没有一只鸡能够活着走出广东!”虽然这只是一句调侃的话,但却足以说明广东人有多么爱吃鸡。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吃法,可以收藏后自己做做看!
如今的90后,房子是租来的,生活也是。平时处心积虑用最大的红包叫个外卖吃顿鸡,那也仅仅是果腹,谈不上是生活。
鸡,是有气节的——那些为“快消”而生的笼养白羽鸡(肯德基专用),基因决定了它快速成熟的特性。就算用再天花乱坠的调味料加以修饰,它的肉质依然如豆腐一般没有韧劲,没有鸡的本味。
而那些为“滋味”而生的走地黄羽肉鸡,天生长得慢,直到体内的氨基酸物质积累完备之后才会被售卖。这样的鸡,就算只有一把盐,也能烹饪得又甜又韧,香味整间屋子都闻得到。广东人会评价一句:“嗯!呢只鸡好有鸡味。”
根据《中国家禽品种志》记载,在全国27种地方名鸡中,光是广东省就坐拥了惠阳胡须鸡、清远麻鸡和肇庆杏花鸡三种肉用型名鸡。
民国时期的美食家张亦庵曾在《谈鸡》中盛赞道:“广东所产普通的鸡,也胜过上海的。这大概是因为土地的关系。气候较热的地方,土壤中的虫类较为丰富,鸡得大量的虫类作饲料,营养自然较为充足,味道也自然较为鲜美。”
鸡的每个成长阶段,广东人都有对应的方言和烹饪方法。好让它们在“鸡生”的每个时期都各得其所:
白切鸡这是广东人吃鸡食谱中最基本的一道菜,“原汁味,皮爽肉滑”是白切鸡的特征。
白切鸡的做法也十分简单易上手,烧一锅沸水,或准备一锅高汤,将褪干净的生鸡在水中烫熟,然后捞出来过冷水,如此重复数次之后,斩成段摆盘上桌即可。
夹起一块白嫩的鸡肉,品尝最原始的鸡肉味道,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配上葱姜、酱油调制而成的酱料。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如果火候掌控的刚刚好,做出来的鸡骨髓中就是会带血丝的,大家不要因为看到血了就觉着鸡肉没熟噢。
广东人吃的就是这口“鲜香”,少一点鸡肉会夹生,多一点则失去了鲜味,所以一份正宗的白切鸡也是非常考验厨师的技术的!
盐焗鸡《多情的东江水》里有一句歌词:翻过高山流过了田畴,流上深港楼外楼。东江是珠江的支流,流经客家地区梅州、河源和惠州。以盐焗鸡为代表的东江菜,属于客家菜里的水系流派。
岭南天气潮湿炎热,要想把食材长久保存,盐腌的方式再好不过。东江的中上游南接珠三角,北连内陆,二十世纪初期,客家盐商趁着天时地利富甲一方。他们用盐毫不吝啬,先把上好的三黄鸡用沙姜和盐腌制片刻,再用油纸包好,埋进滚烫的粗盐中焗熟。
粗盐°环绕导热,把鸡骨头中的鲜香一一逼出。同时多亏油纸吸附了鸡皮中多余的油脂,在保持鸡肉嫩滑的基础上,使鸡皮焦香微韧,吃起来有撕扯感。
盐焗鸡有手撕和切块两种处理方法——传统客家人爱手撕,这样能避免鸡肉纤维遭到破坏;斩块的盐焗鸡连肉带骨,吃起来更香。一般酒店会奉上一碟用鸡油和沙姜粉混合的咸味蘸料,保准你能多吃两钵米饭;若是到了梅州街边的焗盐鸡小店,店家还卖你一碗鸡汤粉。
吃鸡肉,嚼鸡杂,吸米线,喝鸡汤,印证了客家人喜好“肥、咸、熟、香”的饮食特点。
清水鸡煲广州城里的鸡煲店不少,但真正比拼的,还是食材的新鲜。有的街边小店现宰鸡,斩件端上来的时候,鸡骨头的血还没有完全凝固。在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城里,没有比它更生猛的了。
几个碳炉几口锅,清汤水里炖着红枣、*参或天麻等中药材,清水鸡煲无比简单。鸡肉涮一涮就好,蘸一蘸酱油,吃的就是极致的新鲜和原汁原味。肉吃得七七八八,涮一些绿叶蔬菜,荤素搭配的鲜鸡汤,让你忘却外卖快餐的工业滋味。
广州人对活鸡的崇拜,是广东百姓对新鲜食材追捧的缩影。年H7N9禽流感肆虐,为了减少危害,*府开始在主要区域禁止活鸡的售卖。这时“老广”可坐不住了,海珠区的师奶和退休老人特地搭车到还可以售卖活鸡的越秀区去,哪怕再奔波,买到一只活禽也能称心如意了。要刁钻的广东人向冰鲜鸡心甘情愿地点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鲍鱼焖鸡这算得上是一种比较高阶级的鸡肉吃法了!在《红楼梦》中,贾府有一道“茄鳖”用十几只鸡儿调味道,使刘姥姥叹为观止。而对吃格外讲究的广东人,则是用昂贵的食材——鲍鱼,来给鸡肉做配。
把新鲜的鲍鱼和切好的鸡块放进锅里爆香,淋上几勺花雕酒,中火焖炖,配上柱候酱直接起锅。鲍鱼的鲜,配上大块大块鸡肉的嫩,加上咸香的酱料,口感无敌。
鲍鱼鸡煲这道菜一经推出,便火爆了华人圈,后来还衍生出了一系列海鲜鸡肉组合,“花胶焖鸡”、“牡蛎焖鸡”、“鱿鱼焖鸡”等。
清平鸡说到清平鸡,自然要提到清平饭店。上世纪80年代初起,清平饭店以专营各款鸡肴起家,十几年间风靡广州,主营品种有白切鸡、油葱鸡、隔水蒸鸡、一鸡三味等,样样都是佳作。
80年代,清平饭店经扩建后,为了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决定研制出一个具有独特风味的品种,然后冠以“清平鸡”的美名。
几位厨师经过研究,考虑到本店白切鸡皮爽肉滑,隔水蒸鸡味长期透骨髓的特色,便把两者结合起来。他们用多种药材、香料研制出一种特制的白卤水,代替清汤浸鸡;用陈年鸡汤代替冷水浸鸡,让鸡肉在过冷河时不断吸收原鸡汤,以保持鸡的鲜味和原味。
经过反复研制,终于试制出一个皮爽肉滑,连鸡骨都有味的名菜,这就是今天为人们众口称赞的“清平鸡”。
为确保清平鸡的质量,清平饭店采取了三项措施:
1、坚持选用克至克重的清远三黄鸡烹制,这种鸡骨软肉嫩,是制作“清平鸡”的上乘用料;
2、坚持即削即制,即午市卖的,早上削制;晚市卖的,午后削制,从而保证了“清平鸡”的鲜味;
3、在制作过程中坚持分批放配料的方法,保证“清平鸡”质量一致。清平鸡推出后,深受市民喜爱,为吃上那独特的“鸡味”,排上几小时的队也在所不惜。高峰期时,清平鸡日销量可达近万只。年清平饭店宝华路分店开业时,当时的广州市长题词:“清平鸡,广州第一鸡”。
今晚吃咩餸啊?吃鸡!-END-
声明:简驿旅行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