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13亿人靠茅于轼教授吃饭
TUhjnbcbe - 2020/6/9 11:36:00

13亿人靠茅于轼教授吃饭?


日前,着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教授,在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自任理事长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持的、所谓“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学术成果发布会上又有惊人之举-----公然炮轰18亿亩耕地红线(12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


众所周知,在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13亿人的发展中大国 ,18亿亩耕地红线一向是中国粮食安全最重要的保障。对待这个问题,温总理曾在《*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而去年下半年以来直至今年上半年,由于食品原料成本飞涨、燃料价格上升、不可预知的天气等因素,导致全球遭遇二战以来首次大范围的粮食危机。这场“无声的海啸”使全球新增大约1亿饥民,8亿人吃不饱饭,甚至多国发生了社会动荡......这些仿佛历历在目、才过去不多久的严峻事实,不啻于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反观茅于轼教授却在苦心的研究中,亮出了与众不同的新观点:之一,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之二,国内已经解决了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国外有足够的粮食生产和全球化的市场。几乎没有发生饥荒的可能;之三,把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面积联系起来,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不许突破,而耕地和粮食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之四,保护耕地面积*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大幅度上升;之五,另外一个后果是延缓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事实果真如其所说的那样吗?仔细品来,我们却发现茅于轼教授的许多观点根本站不住脚,甚至可谓谬不可言?


按照他的观点,我们这个13亿的大国,没有了粮食吃,可以到国际市场买嘛?!这样真能行得通吗? 针对于此种言论,国务院三农专家日前指出: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才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中国如果缺粮,谁供应得起?!那有这个市场呢?其实我们也不难想象,再退一步说,即使西方别的粮食生产大国有余粮,如果人家不愿卖给我们呢?!


更有友对此尖锐指出,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最重要,吃饱了才能想到解决住房,才能谈及社会进一步发展改善,否则一切都是奢谈、空谈!


难怪,茅于轼教授的研究成果和“高论”引起激烈争论,甚至一些与会嘉宾感觉无稽之谈后,气愤之余拂袖而去!


那么,让我们看看近一个时期,茅于轼教授骇人听闻的高论吧----“个税起征点即使调到8000还嫌低,个别地区个税起征点应提至万元”、“ 反对建经适房 称中等收入家庭应租房子住”、“节粮妙计:餐馆剩食放窗口请路人取用”、“ 建议部分企业:危机挺不过去就转产或关门…”


为何茅于轼教授常有如此惊人的言论和观点呢?着名评论家“窦含章”曾把此类、此举总结成一个“名人+屁话=新闻”的着名公式来。窦先生写道:近年来“名人+屁话=新闻”成了许多媒体趋之若鹜的报道模式。一些名人动动嘴皮子,提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或者说一句违反正常逻辑的话,就会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因为“名人+屁话”有利于炒作。“屁话”一出,往往会挨骂,而挨骂越多,就等于炒作越“火”。媒体和当事人要的是关注度和知名度,当事人的脸皮经过无数炮火的千锤百炼,早已百炼成钢,他是不怕你骂,就怕你不骂。


看来,茅于轼教授的今日之举,仍是多有上述嫌疑,也是难以摆脱其一贯之做派和窠臼啊,不过这也让人难免有点小小的担心,如同人所共知的“狼来了” 的典故一样,哗众取宠般的无稽之谈喊得多了,以至于信任度在大家眼里向更小的方向(终点为“0”)快速逼近时,那说不准就会引起更多的感官疲劳,甚至无动于衷,不屑一顾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13亿人靠茅于轼教授吃饭